===================================
【感想】為什麼鬼島沒有高科技?(續)
這裡所指的高科技泛指那些鬼島無法用土法煉鋼就可以實作的高科技。(
這裡可以舉一個例子就是鋼鐵人的原型、真人:Elon Musk,他正在研究的
Hyperloop 計劃豈是鬼島企業頭頭想做的事可以比擬?)
有一個古老的笑話是這樣的:有一個人到一家店裡點了包子來吃,吃一個
不飽所以點了第二個,還是不飽所以點了第三個;直到點了第六個才吃飽了。
這時他卻對老闆說:早知道我就只要吃第六個包子就好了(意即吃一個就會飽
了)。
這種說法每個有常識的人都覺得好笑。但鬼島雇主卻不這麼認為,他們只
想付你完成工作的工資(譬如寫程式,實際上花在研究、構思、設計的時間遠
比把程式寫/打出來的時間要來的多很多,雇主卻只想付你寫程式的工資)。
為了解決這種全世界只有鬼島雇主會碰到的「困境」,鬼島雇主發明責任
制,管你需要多少時間完成,交代你的工作就是給我完成就對了,「不小心」
操到死的話再換一個就好。
每次看到有慣老闆雇主出來喊「找不到人才」時都會令我想笑。事實上根
本不是找不到,而是找的其實是奴才。資本主義告訴我們,當你提出的價格買
不到東西時代表你的價格太低,應該提高價格;鬼島雇主可不這麼想,開出那
種令人發噱的薪水待遇(比國科會的死豬不二價還死),還要求人家責任制。
或是可能薪水稍微好、年薪可能破百萬,但是是每天十二個小時左右的責任制
。甚至有聽過一個傳言,某家公司徵人時會作性向測驗,如果測驗不過(代表
你有絲毫叛逆、不想當順民的心態)就絕對不會錄取,即便你的能力再好。
為什麼工作時間要訂在八個小時?因為國外有研究,大意是說人的專注力
在八個小時左右的效率是最高的,一旦拉長效率就會下降。但鬼島雇主可不這
麼想,多操一分鐘是一分鐘、多操兩個小時代表你有責任感。暫且不談工作量
的問題,這代表告訴大家,一件工作你花越久時間才完成卻代表你有責任感、
為公司盡心盡力,而不是辦事效率有問題。
如果要用棒球來比喻的話就是:人家已經研究到有了結論,一位先發投手
一場比賽的投球數量在一百球左右是最好的(有時甚至為了保護年輕潛力新秀
,投不到一百球或是賽季未結束就提前放假的比比皆是;Dusty Baker除外),
了不起投到110、120就已經很操了。只有鬼島草創棒球還在那裏個人英雄主義
,先發就是得拚完投,管你有沒有爆或是手痛不痛都得完投(投多了手就不痛
了;我絕對沒有說是花椰菜)。
每每看到國外跟鬼島的差距(不管是科技、教育或是制度)都會讓你有種
感嘆「人家已經上太空,我們還在殺豬公」。
圓神出版社老闆曾說,一個人每天花在工作的時間有八個小時,只剩下八
個小時來睡覺,另外八個小時來休閒。實際上這說法不能說正確,每天花在工
作上的豈止八個小時?午休一個小時、通勤兩個小時,就算準時下班每個人每
天花在工作上的時間也有十一個小時。更何況那些責任制的?你以為八個小時
(其實很可能不到)「休閒」很多嗎?當作每個人都沒有家庭生活、小孩要顧
的?
這就談到一個重點:創意。創意是最可以創造利潤的東西。最淺顯易懂的
例子就是賈伯斯,譬如 Apple 最近推的 iPhone 5S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推出了
金色機殼,而沒創意如 hㄒㄈ、三爽就像跟屁蟲一樣跟著推出。
這就是鬼島企業的思維:老是喜歡一窩蜂殺進「可能賺錢」的產業,殺到
變成紅海為止,也不願自己想一些可能賺錢的產業。(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像是最近很夯的3D列印技術,新一代唬人技術;不管這個技術最後賺不賺
錢,只要有鬼島企業餐語的領域我都覺得一定會被搞爛)
問題來了,試想一下你的責任制生活,每天工作到八九點,回到家都已經
十點,洗完澡以後也差不多該上床睡覺。沒有時間休閒,沒有時間放鬆,請問
創意從何而來?我絕對不相信一個高壓、責任制的工作環境會有員工保有創意
的。更不要說我們的教育體制從小也沒有培養過創意,長大後更用責任制扼殺
創意,除了代工,又怎麼可能發展什麼利潤很高的高科技產業?
為什麼鬼島無法發展高科技或是利潤較高的產業?我覺得其中一個關鍵的
因素在於「老賊」,「老而不死謂之賊」。拿 IT 業來說,你知道當初號稱
「Don't do evil!」、近期卻開始「Doing evil」的 Google 、兩位創辦人才四十歲
左右嗎?米國的 IT 業除了老妖怪首富 Bill Gates 外(e04!查了以後才發現他也
不到六十歲),很多頭頭都是算滿年輕的。你可以舉一下鬼島的 IT 業頭頭嗎?
六十歲已經算是年輕的了。
其實資訊業算是一個年輕的產業,程式語言、網路、半導體等東西的發展
也不過這幾十年的歷史(不到百年;網路更是這廿年左右才發展的)。照理講
即便待在資訊業很久也不應該出現老賊。為什麼米國(或者矽谷)會成功?即
便是比較老的企業也是奉行能力至上而不是年紀,更多的是年輕的人自行出來
創業,整個環境充斥者創意跟活力。因為他們想出來創業不像東方,看到了什
麼東西「賺錢」才開始當跟屁蟲,而是純粹為了理想、夢想(想改變這個世界
)所以開始創業。
不要臉的是最好玩的是鬼島還有人自我感覺良好到、說某家企業是「傳賢
不傳子」。讓人只想回他一句「Are you fucking kidding me?」。其實有舉不完
的鬼島例子可以告訴你鬼島既不尊重專業更不是以能力為升遷的依據。譬如我
就曾聽過銀行業某些高層以不專業的金融思想來運作,甚至還以為他們為公司
賺了不少錢。這就是老賊所造成的傷害-很多人以為人的工作經驗越多會更加
熟練,殊不知一個人若沒有與時俱進、不斷進修的話,工作經驗越多代表是越
該淘汰的一群人(過時、不合時宜的知識只會造成傷害)。又加上鬼島不以工
作能力當作升遷依據,就造就了那些越會拍馬屁、越不思進的人升得越快。
想想這也是挺合邏輯的。鬼島(基本上東方社會很多國家都是類似的,兲
朝、印度等)從小到大讀書就是為了一件事-「翻身」,我們從來就不是為了
興趣而讀書。加上教育體制的催化,我們練就了一身只想知道標準答案後進而
背下來的可悲習性。完全沒有受過「trial and error」的訓練,所以一旦碰到未知
領域或是沒有標準答案時我們就開始不知所措。現實裡,碰到的問題或是需求
,是未知的東西多還是有標準答案的東西多?當西方的教育已經習慣教你面對
未知問題的處理方式而不是拘泥於知識的標準答案時,我們的教育不管怎麼改
還是改不了死背,這就是我們很難超越他們的原因。
最後就是鬼島面對人才的態度。很多時候很多公司是不太尊重專業的;另
外就是他們寧願請一個半調子只因為他便宜而不願請一個較貴但專業的人。(
凡是超出他們預算的都叫做貴;偏偏這很容易超過)再者,即便請來了專業的
人還是把他的意見當作參考而已。這就談到東西文化在面對問題時所表現的態
度。西方的態度是不管你的身分是什麼,碰到問題就集合大家來一起集思廣益
,他們只考慮你所提出的方法是否可行而不在意你的身分。(甚至,決定是否
執行你的方案也不是頭頭說了算)所以你就很可能看到某個大學的實驗室,教
授、博士後、博士生、研究生、甚至工友等大家圍成一個圈圈討論一件事情。
鬼島就不一樣了。即便你所提出的方案可行,最後還是很可能因為資歷太
淺、學歷不高等種種不相關的因素被打回票。反正最後都是一句話「老闆說了
算」。如果是把一件事的成敗攬在身上的話我可以理解,但我不能理解的是為
什麼一件事明明按照老闆的意思做、失敗了卻是某某員工余文擔?
這樣你就可以體會這些老賊所造成的危害有多大!「請不起」專業的人、
愛自作主張(就好像很多老闆都喜歡說他懂行銷)、即便請了專業的人也不尊
重專業的意見、最後還是老闆一個人說了算。一點也沒有集思廣益的意思,拘
泥於學歷、經歷甚至是年紀,考慮你提的方案不是以可行性評估而是有沒有違
反老闆或是主管的意思。這種環境又怎麼可能發展什麼高利潤的高科技產業?
===================================
- Oct 26 Sat 2013 21:40
【感想】為什麼鬼島沒有高科技?(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