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因為李安的《色‧戒》在威尼斯影展勇奪金獅獎,使原著的作家張愛玲再度成為矚目焦點。張愛玲是個寂寞的人,甚至她在美國死了幾天,屍體才被發現。她非常重視隱私,但也有許多人想剝光她的隱私,如果她還活著,後果不堪設想。
  這個寂寞的人,似乎故意去啜飲孤寂的生命,在孤寂中理出更多時間以梳扒文學的緣由。大陸淪陷後,她常居美國,作品早年還被歸為鴛鴦蝴蝶派的,直到慧眼識英雄的夏志清教授大力薦舉,《中國小說文學史》更以近乎十頁篇幅,描述她的文學成就,這也才使更多人看到了從曹雪芹後,竟還有這種文字耽美、觀察細微的才人之筆。這類寫法,思緒與理路,後來被稱為「張派」。
  張愛玲寫的故事影響了不少人,向蕭麗紅《桂花巷》的女主角剔紅,和張愛玲《金鎖記》的曹七巧,眉目頻笑幾乎如出一轍。但許多人對張愛玲本身的故事,更充滿興趣,三毛曾據傳聞與想像,寫下《滾滾紅塵》的電影故事,由秦漢和林青霞詮釋張愛玲和胡蘭成的半生悲歡,在真實世界裡,她嫁給胡蘭成時她才廿三歲。
  一部電影當然無法滿足大家對張愛玲的好奇,事實上,六、七十年前,張愛玲就一直幫電影公司寫劇本,她從鴛鴦蝴蝶派作家到海派作家,成名甚早,但那時代的上海,沒什麼狗仔隊,她到美國後,文名更甚,人更低調,於是有狗仔隊,開始追逐她,也想要「出賣」張愛玲。
  約廿餘年前,一名大陸女作家對張愛玲非常風靡,她打聽出張愛玲住的地方,乾脆跑去租屋與她比鄰而居,更開始長達大半年的窺視。她收集張愛玲的所有垃圾,包括空罐、廚餘、紙類及毛髮,無不分門別類,寫成起居注視的「觀察筆記」,張愛玲並不知道有這號人物在,她何鄰居一向從不來往的。
  當時台灣兩大報的《中國時報》《聯合報》,在副刊競爭的非常厲害。許多文化人一大早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中時》的「人間副刊」,或《聯合報》的「聯合副刊」,目前台灣知名的作家,可說九成以上都合兩大報的提攜有關,像導演吳念真甚至在學生時代,就由《聯合報》每月給他創作年金,意思是供養他,讓他有心力去全力創作。而兩大報的文學獎,更提拔無數新人,那是一個文學生命蓬勃的時代。
  這位女作家把自己的觀察筆記,向兩大報推銷,說自己有張愛玲的第一手資料,證據還是活生生,包括隻字片語的紙頭(撿垃圾筒的紙張)、喜愛吃什麼(翻看廚餘) 、愛用什麼產品(丟出的空罐) 云云,要求兩大報付她房租費、生活費、觀察費及高價的稿費,「這可是數十年來唯一可以解開張愛玲面紗的機會!」《中時》主編驚訝得說不出話來,最後只答了一句:「我們沒興趣!」
  「你難道不怕我給了《聯合報》,那可是你們的競爭對手?」女作家不可置信地問,主編說:「妳請便!」女作家心頭一陣冷笑,想說等《聯合報》登出這些寶物,《中時》一定灰頭土臉、全盤皆輸。不料她再詢問《聯合報》時,依然碰壁,聽說《聯合報》還建議她把蒐集大半年的東西「燒掉」,讓她對台灣文壇這麼不識貨,感覺不可思議。後來她始終促銷不出去,這是就不了了之。
  從香港的狗仔文化侵台,刺探名人隱私成為媒體時尚,當低俗成為風潮、成為報老闆的要求時,張愛玲應該慶幸:她沒有活到現在,否則她將會近乎赤裸裸被公開一些不想被人知悉、打算丟棄在字紙簍的過去,對極端重視隱私的她,一定會覺得情何以堪?
  而她好像也不知道台灣文壇替她做過這些事,兩大報也認為理所當然的,沒有到處宣揚,我曾在兩大報服務過近廿年,輾轉得知此事,也為那個風簷展書讀的年代,素樸、尊重的風氣,深感佩服,因為這些,都是人性重要的部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naissa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